2025年5月29日下午,海南省人民医院秀英院区门诊楼地下停车场东边出口处发生惊险一幕:一辆新能源小汽车因操作失误撞上立柱,导致出口通道短暂受阻。省医院交通应急组迅速响应,高效处置,仅用5分钟便恢复现场秩序,确保了院内交通“动脉”畅通,获得现场群众和车主的一致赞誉。
一、快速应急响应,确保安全第一
事故发生后,车场值班人员第一时间抵达现场,确认无人员伤亡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交通应急组立即临时管控事故区域,设置警示标识,有效防范了二次事故风险。
二、科技助力处置,高效移车挪车
为最大限度减少对院区交通的影响,工作人员熟练运用便携式移车挪车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迅速协助车主将受损车辆移至安全区域。此举既保护了车辆及设施,也为后续处置腾出空间。

三、会同多方联动,保障道路畅通
医院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同步调度院区各大门、各路段,确保拖车快速进场,并通过现场设岗人员疏导实时优化院内车流动线。安保人员则加强现场巡逻引导,利用对讲系统高效协同,确保拖车作业与正常通行“零冲突”,处置全程未影响其他车辆进出。

四、践行群众路线,民生实事办实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就诊停车难、院内通道堵”问题,海南省人民医院党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方法。2025年3月以来,院领导班子成员带领职能部门累计开展停车场实地调研,现场办公解决车位规划调整、导引标识优化等。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医院创新组建17人的“蓝畅交通队”,通过“定人、定岗、定责”,实现就诊高峰时段车流动态巡查、疏导车辆,极大提升群众来院就诊停车满意度。
此次高效处置充分展现了省医院交通应急组“快速反应、科学调度、协同作战”的应急处置能力。医院安全保卫部苗博副部长表示,将以此次事件为契机,总结经验并持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停车场智能监控系统建设,提升响应速度,并计划联合交警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驾驶员安全宣教,从源头预防类似事件。为来院患者就医和院区平稳运行筑牢坚实的道路交通安全防线。安全保卫部将持续深化“四下基层”实践,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转化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行动,以更精细的车辆管理、更暖心的保障服务,为高质量医院发展建设贡献安全保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