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中西医协同发展,提升中医科中医药服务整体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联合中华中医药学会共同发起“中西医协同发展优秀案例宣传活动”。为积极响应宣传活动号召,12月19日,海南省人民医院举行肿瘤中西医协同发展院内交流活动。
本次活动以院内外交流探讨肿瘤中西医协同发展为主旨,对中西医协同肿瘤防治方面进行了深入学习交流。海南省人民医院刘玉林副院长进行会议致辞,首先欢迎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主委侯炜教授的到来,强调了中西医协同发展的紧迫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是当前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而中西医协同发展正是突破瓶颈、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希望能够通过此次会议,为医院中西医协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首先由海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王家辉做《中医科的概况和发展规划》的介绍,希望能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调节免疫功能、减轻化疗及放疗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与肿瘤科协同发展,优势互补。
肿瘤内科副主任黄琰菁介绍了《肿瘤内科的概况和发展方向》,她强调了多学科协作在肿瘤治疗中的关键作用,表示应构建更加紧密的中西医多学科协作机制,将中医药的“整体观”和西医的“精确治疗”相结合,共同探索肿瘤诊疗的新模式,得到了与会专家的积极响应和认可。
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侯炜教授讲授了《国家中医肿瘤重点专科-中医优势病种现状、特色与专科发展思路》,详细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在中西医协同治疗肿瘤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成果。他指出,中西医协同不仅可以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还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副作用,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他还分享了多年来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为医院的专科中西医协同以及科室建设发展提出了更优的思路,明确了专科相应的发展路径和前景。
作为会议的核心议题之一,参会专家们围绕“如何进一步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提升肿瘤治疗的整体水平”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会者纷纷表示,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果,但仍面临着理论研究不足、临床应用不均衡等挑战。大家一致认为,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探索新的治疗路径,并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推动更多的中西医协同发展项目。
会议结束前,参会者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内容丰富、成果丰硕,不仅拓展了他们的学术视野,也增强了对中西医协同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各界专家学者的合作,为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造福更多肿瘤患者而不懈努力。
随后,侯炜教授分别在中医科、肿瘤内科病区进行了教学查房和指导。在查房过程中,侯炜教授仔细询问患者病情,认真进行体格检查,并与院区医生共同探讨肿瘤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案。他耐心地解答医生们提出的问题,分享自己的临床经验和治疗心得,并针对一些疑难病例,从中医的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他强调了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性,指出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他指出,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优势,提出在化疗、放疗的同时,结合中医的扶正祛邪、调理脏腑等方法,可以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本次教学查房,不仅为在场医生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为在院患者带来了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今后的工作中,海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与肿瘤内科团队将继续秉承“中西协同,优势互补”的发展理念,不断推动中西医深度融合,努力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中西医协同治疗肿瘤的专科特色,同时还将加强与兄弟单位的交流合作,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助力海南省中西医协同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