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南省“2+3”健康服务包实施方案》等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广泛宣传,大幅提高居民对我省“2+3”健康服务包政策措施和有关知识的知晓率,全省“2+3”疾病防治素养水平在基线调查基础上提升5个百分点。
琼海、东方、保亭等3个试点市县“2+3”疾病知识知晓率达到《海南省2022年“2+3”健康服务包试点实施方案》(琼卫健服〔2022〕1号)的指标要求。
二、范围与目标人群
(一)宣传范围:全省城乡居民。
(二)目标人群:一级人群为“2+3”重点疾病患者及家属;二级人群为普通城乡居民。
(三)“2+3”防治素养水平基线调查与效果评估范围:在琼海、东方和保亭开展“2+3”防治素养水平基线调查及效果评估,在2022年度全省健康素养监测项目中嵌入“2+3”内容开展全面评估。
三、宣传发动内容与方法
(一)省级医疗卫生机构
1.省健康宣传教育中心在省卫生健康委指导下,统筹各地市县卫生健康委开展“2+3”健康服务包宣传发动工作。协调省级媒体,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方式和“健康新海南”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相关新闻报道及开设解读系列栏目、节目,对实施“2+3”健康服务包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疾病防治方法进行具体、详尽的解读。组织专家设计制作并下发相关视频和平面资料,确保宣传发动知识的科学性、权威性。借助12345、12320等现有平台建立热线服务,回答群众关切问题。组织各市县开展“2+3”防治素养水平基线调查和效果评估,为下一步宣传发动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省疾控中心、海医二附院、省安宁医院、省肿瘤医院等省级医疗卫生机构推荐专家共同参与组建“2+3”省级专家库,负责回答社会关切、审核宣传材料和参与各类线上线下宣传活动等;在医疗机构门户网站、微信平台等新媒体宣传平台开展“2+3”健康服务包宣传。在各院区内积极采取张贴宣传栏、海报,发放资料及播放视频(含LED屏幕)等形式,对门诊、住院患者与家属开展健康教育。
(二)市县医疗卫生机构
1.各地市县卫生健康委统筹辖区内“2+3”健康服务包的宣传发动工作,配合省级单位落实相关工作,印制下发相关宣传资料、视频。
2.琼海、东方和保亭配合开展“2+3”防治素养水平基线调查和效果评估,各地市县卫生健康委在开展2022年健康素养监测过程的同时开展“2+3”防治素养问卷调查,并争取调查对象的支持和配合。
3.各地市县卫生健康委在有关门户网站、微信平台等设置《“2+3”健康服务包》专栏。专栏内容中应包括疾病防治知识,政策出台背景、主要内容、突出特点等详细政策解读,以及服务网络分布、地点、联系方式和服务内容等信息,并通过图文图表、音频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多媒体形式进行宣传。各市县医疗卫生机构将“2+3”疾病防治核心信息和健康服务包惠民政策等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等网络新媒体平台进行发布,跟踪关注新媒体关于实施“2+3”健康服务包的有关言论,组织专人负责回应群众关切、解疑释惑。
4.各市县发动辖区乡镇(街道)、居(村)委会及相关部门在各乡镇和农村的办公、市场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以宣传栏、宣传资料、张贴海报和悬挂横幅等传统方式开展健康教育。继续用好乡镇广播、文化大院、标语口号等各种平台,利用流动宣传车、LED显示屏等传媒工具循环播放疾病防控信息和政策宣传口号。
(三)乡镇(街道)级医疗卫生机构
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开展“2+3”健康服务包的宣传发动工作,落实以下“六个一”。
一是发放一张“宣传纸”。根据“2+3”疾病筛查工作,结合家庭医生签约上门服务,对患者及家属开展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精准到病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服务,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服务。为每个患者家庭提供一张“宣传纸”。如折页、宣传单、小册子等,为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特点、防治方法等知识。
二是提供一张“健康教育处方”。为每个患者家庭提供一张“健康教育处方”。通过现有“健康教育处方”向患者与家属开展精准健康教育,采用电子化或纸质版健康教育处方形式,在门诊及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向患者与家属宣传患病期间应保持的健康生活方式,在治疗与康复、急症处理过程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诊疗依从性。
三是确定一个固定的“2+3”宣传栏。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有1个宣传栏固定刊登“2+3”疾病防治知识和政策解读等相关内容。
四是打造一个“2+3”视频播放平台。积极利用“海南省健康教育视频联播平台”和院内有关公共视频播放设备,高频率反复循环播放“2+3”相关视频,为就诊患者及家属解读政策和防病知识。
五是每季举办一场“2+3”疾病讲座。在辖区内每季至少举办一场“2+3”疾病相关内容的专题讲座,组织村民积极参与。可利用各地科普专家库资源,提高讲座吸引力和科普知识权威性。
六是每季举办一场“2+3”疾病咨询活动。在疫情防控条件允许下,结合各卫生主题日在集市、广场等人流密集场所举办“2+3”疾病相关内容的咨询活动,形成宣传合力,扩大宣传效果。
四、项目评估
(一)在琼海、东方、保亭开展“2+3”防治素养水平基线调查和效果评估。该项工作由省健康宣教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各地卫生健康委配合。该项调查将委托第三方独立开展,与全省健康素养监测项目的调查时间、抽样方法不同。
1.基线调查:宣传发动前,在琼海、东方和保亭等3市县各抽取2个居委会和2个村委会,每个居委会/村委会抽取50个人,共计抽取600人进行“2+3”重点疾病防治知识与技能、生活方式与行为、政策等方面的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2+3”健康服务包的了解现状和健康指导需求,录入、整理、分析调查问卷(问卷后续下发),撰写“2+3”防治素养水平基线调查报告。
2.效果评估:宣传发动后,在琼海、东方和保亭等3市县各随机抽取2个居委会和2个村委会,每个居委会/村委会各抽取50个人,共计600人。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2+3”重点疾病的知晓情况、生活方式干预的执行情况及“2+3”健康服务包相关政策的知晓率,录入、整理、分析调查资料,统计“2+3”防治素养水平,撰写效果评估报告。
(二)各市县(含琼海、东方、保亭)结合全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项目,在健康素养调查问卷中加入“2+3”健康服务包相关题目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录入、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五、时间安排
(一)基线调查(5-6月)。在琼海、东方和保亭等3市县开展“2+3”防治素养水平基线调查。
(二)宣传发动(6-11月)。在全省开展“2+3”健康服务包健康宣传发动工作。
(三)素养调查(8-10月)。在全省各市县结合健康素养监测项目开展“2+3”防治素养水平调查。
(四)效果评估(11-12月)。对琼海、东方和保亭等3市县开展项目效果评估。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机制。实施“2+3”健康服务包是推进健康海南建设和助力自贸港建设的具体举措,各地市县卫生健康委要会同相关部门加强统筹谋划和组织实施,健全健康宣传发动机制、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水平、完善和优化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充分发挥专业健康宣传教育机构的业务指导作用。
(二)发挥媒体作用。各地市县卫生健康委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与媒体的沟通配合,建立线上和线下全方位宣传发动平台和网络,全面开展“2+3”健康服务包疾病防治宣传与政策解读等工作,提升健康教育效果,普及防控知识和政策等内容。
(三)落实经费保障。各地市县卫生健康委要落实健康宣传经费保障,相关经费可从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补助资金中统筹保障,主要用于主流媒体播放政策宣传、制作海报、折页、宣传栏、标语横幅和户外LED广告屏等对“2+3”健康服务包疾病防治知识、政策及配套的宣传工作。
(四)加强专业支撑。各地健康教育机构要发挥专业力量,加强对媒体、乡镇(街道)和医疗卫生机构等单位的健康教育业务指导,并督促抓好落实。要依托省、市县“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资源,确保宣传发动知识的科学性、权威性。相关视频和平面资料等由省级组织专家统一设计,各地和各单位可从“海南省健康传播网”下载。
(五)强化信息上报。各地市县卫生健康委和各医疗卫生机构要指定1人负责“2+3”健康服务包宣传工作,于5月13日前将联络员信息表(详见附件3)报送至省健康宣传教育中心。同时2022年将实施月报制度,请每月5日前将上月的“2+3”健康服务包健康宣传发动工作月报表上报省健康宣传教育中心。